2007年11月19日星期一

奇特的“人民网”

本想在人民网上留下我的足迹。结果他要的验证码,可是这验证码我要的哪里去找呢?
我使用linux+firefox,就不把我当人民了!
哎,这个世界……

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

GOOGLE与百度


注:该图片来自wikipedia
今天在作一有关上图这位人物——Gerhard Ertl(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)的检索作业,本想使用百度摆些中文出来直接print。可是呢……


这就是百度给出的结果。前四篇检索中只有2篇是我可能用的着的。我也懒得去查看,直接再使用google.com检索一次。

这就是google.com给出的结果(不是google.cn)。使用jap慢悠悠的踱出去找wikipedia的字条。顺便也把wikipedia的英文和中文有关Gerhard Ertl研究的介绍截图列在下面:

感叹一下!没有评论!

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

BenQ之路

今日,彻底地结束了我的BenQ之路。
原本预约的是10:30,可当我到达面试地点时发现9:00的同学都还没有面完。于是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半小时后,进入面试室。hr示意我坐下,而她自己却在狂侃与工作无关的电话中。当时真的有些不知所措,好像我在四处张望。大约四分钟后,hr结束了电话,让我自我介绍,然后我就根据我准备好的自我介绍就bla...bla...将了起来。还没有等我将完,hr的电话又响了起来,她居然直接就接了。这实在是让我不知道怎么办,要知道这可是我真正的处女面呀!但是hr的这种行为真的让我对BenQ产生很大的怀疑。她可能也觉得不是很好,大约20秒钟之后,匆忙挂断电话。我又继续我的bla...bla...,但我隐约感觉到我已经失败了,因为hr并没听我在说了。于是我结束了我的bla...,hr只是象征似的问我“你在大学期间影响最深的一件事。”而我讲出了在我脑中浮出的第一个画面,因而再次失去了机会。这是hr开始委婉地告诉我:“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个***人,但是由于***原因,今天的面试到此结束,如果有新的进展,我们将在一个周之内通知你。”这是我又做了一个老实的动作——起身、离开,进而我也彻底地失去机会。

回到寝室和去霸王面的涂总交流了一下,细细想想我今天的表现,究竟是那个地方出了错呢?

1. 准备不充分。上网看了一些面试的题目,也大概知道hr要问的题目,却没有认真地准备。把时间花在自我介绍上。大学四年,我过得也比较平凡,没有什么亮点。我也没有认清楚自己,不然不会苦想一个晚上才搞出100多字的自我介绍,而且还很烂。
2. 经验不足。面试时遇到的情况,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应该是等hr把电话讲完才过去呢,还是傻傻地坐着?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选项,但我却选了傻傻地坐着。当hr让我回去等消息时,我直接离开。也许我可以试探着询问一下问题,让hr感觉我对BenQ有很大的兴趣,然后再给我一个机会。
3. 表达能力欠佳。关于这个问题,虽然自我感觉还好,但在hr那里应该就直接否定了,毕竟应聘的是销售工程师。


BenQ不厚道,当面试者被刷了,他们还要告诉让你花3到7天的时间去等待。一面的也就罢了,然而二面的主管也是这样的忽悠。
这里也顺便提一下我被DELL忽悠的经历。暑假应聘DELL客服职位,被告知通过了一面,然后傻傻的等待二面,并且还推掉答应“西部梦想”负责人的事情。可是直到现在DELL的二面却还没有到。

Keep moving forward.

2007年11月2日星期五

有关薪水期望

在这个本科生充斥的年代,毕业生的工资越来越低,大家对薪水的期望也越来越更低。
今天参加BenQ厦门大学校园宣讲会,被要求在求职登记表上填写期望的税后薪资。前几天看到BenQ的月薪大概在¥2,500,而这应该是2006前的水平。由于今年物价上涨,以及个人因素,我在这一栏慎重地填下¥3,000。
看着朋友填写的期望值均在¥2,500以下,我给出我的建议:将期望值调整到¥2,500左右。我认为这是在考验我们的自信程度,以及摸我们的底。然而我接到的回答是:那么你填写一万吧,那样更能体现你的自信。
我不能和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争论。这毕竟关系到能不能进入笔试,能不能进入BenQ,这是人生的大事!

现在已经将简历和应聘登记表上交了。说实话,我没有信心进入笔试。也许这是我的一贯作风:报最大的希望,做最坏的打算,特别是在结束之后。也许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给我带来的影响吧。
作为一家像BenQ这样的企业不能接受月薪¥3,000的话,我想他们要的不是人才,而是苦力。而在这样的公司可有完善的培训机制。当然,大部分在大陆的外资企业需要的也就是大陆的苦力。


PS:如果真的填下¥10,000,这就不是自信了,应该是自大。

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

清除runauto...

U盘已经不在我身边几个月了,这期间我都使用MP3代替。但是最近把MP3也借了出去,现在要用,就只有把U盘要回来。
将U盘插入电脑,发现里面多了一个奇怪的东西runauto...,表面像是文件夹,我使用

sudo rm -r runauto...
却提示runauto...不是一个文件夹,于是我就来了一个方便的办法——格式化U盘。百度一下,命令如下(虽然使用ubuntu很久了,但是linux命令还有很多不知道):
sudo umount /dev/sdb1
sudo mkfs.vfat /deb/sdb1
重新mount,一个干净的U盘已经运行起来了。
不嫌麻烦,又百度了一下runauto...,发现这个东西在windows中的生存能力很强,当然也可以清楚的具体如下(来源:长沟中心校):
选择“工具-系统进程”,选择lsass.exe,对应的路径应为 “C:\WINDOWS\lsass.exe”。终止该lsass.exe进程,然后用WinRAR删除(在资源管理器下打开C盘容易造成二次感染,有时 也可以右击盘符,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)以下文件:
C:\WINDOWS\lsass.exe
C:\autorun.inf.tmp
C:\autorun.inf
检查一下其它盘符的根目录,有的话同样删除autorun.inf.tmp,autorun.inf。
接着,清除病毒在注册表创建的两个动作:
HKLM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Services\kkdc\\FailureActions
HKLM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Services\kkdc\\Start
也就是删除kkdc这项。
以上就是手工清除病毒的过程。

不 过,有一点值得注意,那就是不管你是用杀毒软件删除病毒的,还是纯手工清理的。有一个地方还得另外解决,就是每个盘根目录下的runauto..文件夹。 在资源管理器下runauto..文件夹是删不掉的。cmd下,输入“rd /s runauto..\”,还是不行,为什么呢?
这里不作探讨,大家可以看一下《U..\ 无法正常访问的真正原因》。

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,在cmd下(点击开始菜单-运行,输入cmd,点“确定”),输入:
cd \
rd /s runauto…\
注意:runauto后有3个“.”,提示输入“y”,按回车就行了。
同理删除其它盘符下的“runauto..”文件夹。DOS进入其它盘符cd X:(X为C,D,E,F等),这应该不用多说吧。
也可以用:
rd /s \\.\C:\runauto..\
其它盘符只要把其中的“C”换成相应的盘符(如D,E,F等)就可以了。

这里还有一个更N的(来源:电脑爱好者论坛
建立或删除autorun.inf文件夹
批处理代码如下:
@echo off
mode con cols=70 lines=18
title 建立或删除autorun.inf文件夹
color 4f
cls
echo.
echo 免疫autorun类病毒,建立或删除autorun.inf文件夹 for /XP
echo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cho.
echo 此批处理会在每个分区的目录下建立autorun.inf\cfan.文件夹,默
echo 认的情况下是删不掉的,但可以用这个批处理删掉。在XP下测试通过。
echo.
echo 6618 2007年3月26日
echo.
echo [Y] 按 Y 键建立autorun.inf文件夹免疫autorun类病毒
echo [U] 按 D 键删除硬盘所有分区下的autorun.inf文件夹
echo [Q] 按其他任意键退出
echo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cho.
SET Choice=
SET /P Choice= 请选择要进行的操作:
IF /I '%Choice:~0,1%'=='y' goto md
IF /I '%Choice:~0,1%'=='d' goto del
exit
:md
for %%a in (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) do del /a /f /q %%a:\autorun.inf>nul 2>nul & md %%a:\autorun.inf >nul 2>nul & %%a: >nul 2>nul & cd %%a:\autorun.inf >nul 2>nul & md cfan..\ >nul 2>nul & attrib +s +h +r %%a:\autorun.inf >nul 2>nul
cls
mode con cols=70 lines=10
color 2f
echo.&echo.&echo.
echo 已经在各分区的根目录下建立autorun.inf\cfan.文件夹免疫autorun病毒。
echo.
echo 感谢使用,按任意键退出...
pause>nul
exit
:del
for %%a in (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) do rd /s /q %%a:\autorun.inf\cfan..\ >nul 2>nul & rd /s /q %%a:\autorun.inf >nul 2>nul
cls
mode con cols=70 lines=10
color e5
echo.&echo.&echo.
echo 已经删除各分区的根目录下建立autorun.inf\cfan.文件夹。
echo.
echo 感谢使用,按任意键退出...
pause>nul
exit

好人呀。感谢一下这位6618的仁兄,即使我的ubuntu中没有这个无语的runauto...